2017届毕业论文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成果摘要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1-30浏览次数:142

1.论文题目:媒介伦理视角下的网络直播现象

学生姓名:杨玉玲     指导教师:李劲松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进入自媒体时代,而网络直播作为近年来最为火热的自媒体平台,在提供开放、平等、共享信息的同时,也存在着人肉搜索、黄色新闻泛滥等新闻传播伦理问题。它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价值取向造成误导,破坏了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给网络监管带来很大的挑战。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在伦理道德问题上的引导尤为重要,构建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伦理也是当代社会道德伦理建设的一部分,对引导正确的价值导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深入研究网络直播在新闻伦理道德下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以便探索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网络直播发挥其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营造健康、文明和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2.论文题目:浅析网络暴力及其法律规制

学生姓名:何涛     指导教师:文九           

摘要:网络是一个非现实的、虚拟的世界,但也是一个与真实世界相交融的现实世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给人们获取信息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了“网络暴力”这一社会产物。然而,目前我国法律对网络暴力现象的管控依然缺乏,几乎任由网络暴力性情绪四处泛滥,致使网络暴力事件此起彼伏,负面影日益响恶劣。网络暴力不仅给当事人带来极大伤害,也严重影响到网络文明的建设,影响网络世界的舆论监督。

 


 

3.论文题目:媒介伦理视角下的“网红”现象分析 

学生姓名:万菡     指导教师:李劲松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客户端等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下已进入大众传播时代,一些大众传播机构缺乏媒介伦理意识,以广大网民的兴趣爱好为价值取向,迎合网民的审丑、刺激、低俗、娱乐、窥私等心理而受到追捧,“网红”因此异军突起。本文欲在前人研究媒介伦理视角探讨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的基础上,以“网红”视角为例,对媒介伦理视角与“网红”现象两者构建关系以及对其关联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通过媒介伦理视角对“网红”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其类型以及特点制定相关措施,有利于大众媒体规避消极影响,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

 

 

 

4.论文题目:浅析网络直播中的语言暴力

姓名:林子轶     指导教师:周敏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客户端等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实现了想播就播,走到哪播到哪,想看就看”的全民直播时代。由于网络直播的即时性,观众实现与主播的“零距离”互动,利用弹幕与主播或其他观看者进行交流。观众在直播中通过文字、表情等方式满足自身表达和娱乐需求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网络直播中的语言暴力,对网络环境的和谐发展产生恶劣影响。本文以“网络直播中的语言暴力”为研究对象,定义其内涵,归纳分析其表现形式和特点,并针对网络直播中的语言暴力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5.论文题目:新媒体视角下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缺失及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王谋清     指导教师:文九

摘要:新闻报道与人文关怀密不可分。人文关怀作为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需严格遵守的首要原则,能帮助新闻媒体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生存压力下继续发展进步。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已经悄然改变,飞速发展的新媒体在经营、技术、管理以及人才等方面尚不成熟,以致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精神越来越拘泥表面和流于形式,人文关怀缺失现象严重。本文将以新媒体为背景,举例论述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种种表现,重点分析人文关怀缺失原因,指出新闻受众、从业者、管理者以及政府在人文关怀报道上的不足,尝试提出应对人文关怀缺失的应对策略。

 

 

 

6.论文题目:原本就不该编发的新闻——以部分经典假新闻为例

学生姓名:明珠     指导教师:叶同春   

摘要:从2001年开始,《新闻记者》每年开展“十大假新闻”评选,至今“十大假新闻”的评选方兴未艾。入围的新闻越来越新颖、越来越令人惊异,但是有部分假新闻尽管奇特却丝毫经不起推敲,甚至用心的读者一眼即可辨认出真假。笔者将这类假新闻统一冠名,称之为“原本就不该编发的新闻”。这类新闻的两大特点,即虚假性和好辨认性。本文将主要以 2010-2016年这7年来评选入围的“十大假新闻”以及部分经典假新闻为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些一眼就能甄别出的“不该编发的假新闻”改如何识别,以及这类新闻出现的原因和对策。

 

 

 

7.论文题目:论网络媒体对娱乐明星的媒介审判

姓名:张敏     指导教师:夏宏

摘要:“媒介审判”作为一种媒介职能越位现象,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司法的正常进行,带来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推动新闻事件迅速演变成全国的热点问题,“媒介审判”在新的网络媒体时代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在各类网络新媒体平台上,娱乐明星的新闻事件及对明星的舆论往往能聚焦大众的眼球。本文主要研究网络媒体对娱乐明星的“媒介审判”现象,分析网络媒体平台的特性,并选取娱乐明星案例来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其现象产生的原因来提出建议和对策。

 

 

 

8.论文题目:网络暴力的环境分析及其治理之路

学生姓名:朱敏     指导教师:文九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信息的交互性的特质不断地增强。网络高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信息的共享,但因网络难以掌控的特性也引发了很多网络暴力事件。网络暴力虽然不会对人造成肉体上的伤害,但是对于人们的心理造成的杀伤力却是十分惊人,因为它对受害方造成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网络暴力事件并非是偶然事件,其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把握其规律性,就能找到治理的策略,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所以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旨在分析网络暴力的成因以及特点,探讨应对网络暴力的措施,结合网络热点事分析网络暴力,从网民的群体特征和网络媒介入手去分析网络环境,分析网络大v在网络暴力中的双面作用,从而正确引导网络暴力事件的发展趋势,引导受众群体积极向上。政府、网络媒体、观众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和维护网络大环境。

 

 

 

9.论文题目:试析网络暴力产生原因及治理策略

学生姓名:杨惠     指导教师:夏玲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物理空间,由网络所带来的网络暴力也在互联网上愈演愈烈,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了很多恶劣影响。解决网络暴力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关系着社会的安全稳定。本论文主要介绍网络暴力的特征,从网络环境和网民本身两个方向分析其产生原因,对网络暴力从根源上进行细致剖析,分析网络暴力所带来的社会危害,并尝试找到网络暴力的治理策略,希望笔者的建议能够打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10.论文题目:网络小说传播产生的著作权侵权问题

学生姓名:黄晨辉     指导教师:文九   

摘要:网络传播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网络文学的诞生是其中之一。而作为网络文学一大分支的网络同人小说在近几年中形成庞大规模,在文学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伴随着网络文学的辉煌,同人小说也迎来了一系列麻烦,最大的问题就是法律权利划分不清晰带来的影响。作为一种二次创作的作品种类,同人小说的著作权利很容易和原作品产生矛盾,并由此带来的权利及利益牵扯。2016年10月金庸先生将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江南告上法庭,要求“立即停止侵犯原告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并公开道歉,同时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500万元。笔者以为,从鼓励创作、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发的角度出发符合一定构成要件、合理利用原著的网络同人小说不属于著作权侵权。基于此,笔者将对金庸起诉江南案进行浅析,说明笔者认为其不构成侵权的理由,以及网络传播技术及其传播过程对于网络同人小说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11.论文题目:浅析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保护与立法

学生姓名:杜倩云     指导教师:李劲松

摘要: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许多问题随之凸显,网络信息安全与个人隐私是公认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当今背景下实现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较以往其它安全问题更为棘手。现如今,互联网运营主体既是信息数据的生产者,又是存储、管理者和使用者,因此,单纯通过技术手段限制其对用户信息的使用,实现用户隐私保护是极其困难的事。本文将重点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及其特性进行阐述,分析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徐玉玉事件”的预警意义以及该事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立法的必要性;阐述国外对于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是进行预防机制的建立,进而结合我国实际对该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12.论文题目:网络暴力问题浅谈

学生姓名:纪丹妮     指导教师:文九

摘要: 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如火如荼,信息传播的速度更是超过人们的想象。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的确是给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另一方面在这样网络技术发展繁荣的背后也随之滋生其“阴暗”的一面——网络暴力。网络暴力问题的出现,扭曲人性形成错误的价值观,造成一桩又一桩悲剧的产生,严重影响了本应正常的社会秩序。为了避免或者减轻悲剧的再发生,本文将对网络暴力问题现象的分析,分析网络暴力问题形成的原因..剖析部分网络暴力问题的负面效果,并提出网络暴力问题的解决方案。

 

 

 

13.论文题目:从网络暴力事件看网络伦理道德和法制建设

学生姓名:蒋和辰     指导教师:文九   

摘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07月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截止20106月已达到4.2亿,网络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伴随着网络高速发展,互联网带来了不好的衍生物,一些人在网络上对个别人或者群体进行道德审判甚至人肉搜索,这已经干涉到公民的正常生活,学术界对此尚无定论,称之为“网络暴力”。本篇论文将就网络暴力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查其本质,并大胆假设,期望能通过加强网络道德伦理和法制建设找出有效解决和防治网络暴力的办法。

 

 

 

14.论文题目: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构建

学生姓名:乐悦     指导教师:邓涛

摘要:对于现代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来说,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现代社会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运行机制。新闻媒体中最具有价值的内在品质——公信力,它不仅是一种被社会和公众所信任并依赖的内在力量,它也是一种使其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保持鲜活的外在力量,它是让媒体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武器,更是能让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其社会影响力和实现自身价值的终极目标。构建媒体公信力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本文在阐述主流媒体的概念和媒体公信力的内涵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对主流媒体的公信力的打造路径上,着力分析我国主流媒体公信力现状及其现存的挑战,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主流媒体公信力提升的出路所在,以此能得到一些关于如何构建主流媒体公信力的策略,并希望能对实践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15.论文题目:社交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与舆论引导

学生姓名:芮雪     指导教师:黄芙蓉

摘要:新媒体时代,谣言基于网络新技术,加深了对社会的危害。网络谣言使政府的公信力、新闻机构的威信力、社会秩序的稳定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对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与传播机制进行研究和分析,成为新媒体时代我国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必要课题。本文以2016年度十大网络谣言为例,分析了网络谣言的传播现状、分类与新特征,对网络谣言的产生根源与传播机制展开了详细剖析,并基于网络谣言的传播危害,提出应对网络谣言的舆论引导对策。

 

 

 

16.论文题目:图像传播过程中的视觉欺骗现象研究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赵晓芳  

摘要: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让图像传播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存在,但网络自由化的平台成为虚假图像的保护伞,造假篡改为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推翻“眼见为实”这一思维定势,对于重建绿色和谐的网络环境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新闻学、广告学以及传播学知识,通过分析典型“有图未必有真相”案例,提出“眼见不一定为实”的论点,对当下新闻图像造假的表现以及原因进行深刻分析,表现及原因也是本文的重点,主要从摆拍、篡改、嫁接、合成四个方面论述。结合现有制度提出有效防范的措施及建议。

 


 

17.论文题目:以系列新闻事件看新闻报道职业道德与伦理道德的平衡

学生姓名:王璐      指导教师:张国新

摘要: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职业道德与伦理道德的矛盾,随着社会互联网大环境的发展,愈发突出,在面对各类突发性新闻事件中,新闻职业道德要求记者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进行报道,但记者身份之外也是一个血肉情感饱满的人,内心的伦理道德又会将其制约,那么在面对职业和内心伦理的双重拷问下,新闻记者将如何寻求职业道德与伦理道德的平衡?新闻报道是否可以在力求客观之上回归人文情怀的本质呢?本文将主要探讨职业与伦理矛盾在当下的表现及其的成因,并对新闻工作者的活动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最后宏观简述面对当前困局,新闻媒介可寻求的发展方向。

 

  

18.论文题目:传播伦理视角下的“网红”现象分析

学生姓名:张瑞芳     指导教师:李劲松

摘要:“网红”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后,在数量、形态、类别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网红”发展的速度十分惊人。现如今,人们对待“网红”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在很多人眼里,“网红”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人们对“网红”的偏见也较大。本文欲从传播伦理的角度,分析“网红”的形成原因及各阶段发展的特点,探讨“网红”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预测未来“网红”的发展趋势,对“网红”乱象的治理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并结合相关现实案例,为“网红”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