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 | 2018年第一期 (总第一期) |
顾 问:柯美录 张 昆 肖 明 吴 田 盛银花
责任编辑:李媛媛 方 艳 李秋雨 王欣月
本期编委:(按姓氏笔画数排序)
江锦年 刘 婷 李劲松 陈 瑛 张 楠
张 炯 周 敏 胡亚婷 赵晓芳 高 娟
目 录
1.学校举行特聘教授聘任暨“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授牌仪式
7月5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汪国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昆教授特聘教授聘任暨“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授牌仪式在行政楼一号会议室举行。校长胡仲军出席并为特聘教授颁发证书,副校长柯美录主持仪式并授牌。文学院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文学院师生代表等参加仪式。
张昆教授表示,现在是新闻发展的最好时刻,中国作为当代大国,正值媒体转型、社会转型的时期,这为传媒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作为特聘教授,我愿意与文学院师生一道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为学校的发展发挥自己的作用。
胡仲军校长对两位教授的加盟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学校正处于审核评估、申请硕士点、师范专业评估工作的关键时期,希望两位教授协同学校,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搭建专业的学科平台,凸显学校特色,努力实现学校发展目标。
(http://news.hue.edu.cn/e4/c4/c1391a58564/page.htm)
2.方艳副教授参加第十一届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于2018年6月29-7月1日在贵州民族大学(贵阳)召开第十一届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会议主题是“多元•对话•展望——新时代的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方艳副教授参加此次会议并作题为《互联网时代信息系统开放下政府诚信的主体认同》的学术报告,并与与会专家交流。
3.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举办第一期学术沙龙
(通讯员 李媛媛)2018年7月16日上午10点,我校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第一期学术沙龙在文学院湖北方言文化研究中心会议室顺利举办。学术沙龙由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所长方艳副教授主持,研究所成员赵晓芳、胡亚婷、王芬、张楠、刘婷、李媛媛等参加,文学院副院长陈瑛教授到会并参与学术讨论。
方艳所长介绍了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成立的宗旨和下半年的工作计划,指出研究所是团队共同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平台,通过举办定期的学术沙龙以及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论文指导等活动营造学习氛围,训练科研能力,提升科研水平,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力争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本次学术沙龙主要有两项议程:一是赵晓芳副教授、方艳副教授分享课题申报和论文写作经验;二是各位老师汇报自己近期正在进行的科研工作及论文写作思路。首先赵晓芳副教授从三个方面分享了教育部课题申报经验,第一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第二怎么破解这个题,第三预期会有什么答案,她将申报书的写作概括为四个字“准”“精”“实”“细”,并结合她自己的研究经历详细地做了阐述。方艳副教授结合自己的论文写作经历为大家分享了论文选题的确定方法,指出选题来源于生活实践,是对生活中出现的事件进行深入思考,运用一定的理论将其进行一定提升,并且指出了文献综述的重要性,要系统、全面地收集资料,借助各种途径来完成。
第二项议程由五位老师分别汇报自己正在做的科研工作和论文写作情况,针对每个人的选题,大家互相交流讨论,补充完善;大家就提出的问题和存在的困惑也在热烈的讨论中探索解决之道。整场沙龙学术氛围浓厚,讨论热烈,一直持续到中午一点大家还意犹未尽。大家一致决定每个月定期举办学术沙龙,邀请更多高水平的学者参与指导,提升科研水平。
4.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劲松博士点评20例虚假违法广告
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劲松博士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20例虚假违法广告进行点评。20例虚假违法广告包括湖南长沙绝味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发布违法广告案、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违法广告案、河北石家庄积水医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发布虚假违法广告案、河北秦皇岛蕾迪商贸有限公司发布违法广告案、吉林四平综合广播电台发布违法广告案、上海秀弛实业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案、上海杰康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虚假违法广告案、上海心知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案、浙江宁波市象山坤宏置业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案、安徽志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违法广告案、安徽合肥正大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案、福建平潭海峡如意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案、湖北武汉东方肝泰医院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案、湖南日出东方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虚假违法广告案、广东广播电视台发布违法广告案、广东佛山铂晟置业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案、深圳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发布违法广告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重庆市酉阳县分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案、海南三亚旭阳旅行社有限公司发布虚假违法广告案、青海西宁长海医院发布医疗违法广告案。
研究员李劲松点评:
这一批违法广告,主要还是一些“老大难”问题,再加上网络时代的几点新问题:比如虚假广告的重灾区仍然在医疗保健品广告,几乎占了一半左右的比例,它抓住了人们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和求健康求长寿的愿望,骗取钱财,特别是在县城、农村地区人群和老年人、低学历人群中大行其道,这些人群更容易上当。
再比如,虚假房地产广告近年来也比例大增,房地产是近几年的最赚钱的行业之一,所以也造成了房产市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乱象。为了追求超额利润,一些不法房企做虚假宣传、空头承诺,忽悠一个是一个,严重损害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这种短视欺诈行为,必须严格监管,因为房产市场交易金额巨大,动辄百万、千万,所以造成的消费者经济损失也相对更大,心理伤害也更严重,监管层需要严肃处理虚假房地产广告。
最后,一些理财、投资类虚假广告也仍旧猖獗,并发展到在网络上以网络广告、P2P平台、理财app等各种形式出现。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大多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其实对于这类非法集资、高利贷、高额揽储等违法、违规金融行为,已经不只是广告法监管的内容,这些都是赤裸裸的经济犯罪,已经涉及刑事犯罪,公安经侦部门已经可以介入,所以,遇到这类高利息、低风险、有担保的所谓“傻瓜理财”,消费者一经发现或亲身遭遇,可以直接选择报警,千万莫做真傻瓜。
5.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四人参加“全国新闻传播学骨干教师研修班”
7月27日到8月2日,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成员李媛媛、胡亚婷、刘婷、方艳赴成都参加2018年“全国新闻传播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全国新闻传播学骨干教师研修班”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暑期培训班,围绕传统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共话转型与创新。
6.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成员参加“全国高校出版专业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8 月 17 日到8 月 21 日,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成员江锦年、张炯赴长春参加2018年“全国高校出版专业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全国高校出版专业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经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人事司批准,由高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承办的暑期培训班,以“新时代出版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创新”为主题,邀请国内出版学界和业界的著名专家,围绕出版产业融合发展与创新、出版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创新等专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旨在启发新思考,催生新思想和新成果,围绕传统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共话转型与创新。
研究所成员参加培训现场(江锦年提供)
研究所成员与培训班成员合影(江锦年提供)
7.中国媒介伦理与法规研究委员会会长顾理平教授来我校讲座
(记者 汪永娣)“在大数据时代,人都是透明的,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人就没有隐私可言。如何应对这样的困境?”
受我校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邀请,9月14日下午,在行政楼五号会议室,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顾理平教授以“网络新闻传播时代的道德难题”为题,为我校文学院新闻系师生做了一场生动的讲座。副校长胡兴到场表示欢迎和感谢。文学院党委书记王大耀出席,副院长陈瑛主持讲座。
学生与讲座专家顾理平教授积极互动
顾理平教授在讲座中指出,网络重构了人与社会的关系,网络新闻传播面临着隐私博弈、网络暴力与媒介审判、虚假新闻、人际关系疏离等一系列道德难题。他以“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为例,说明当今大数据时代隐私泄露的问题,“在场大多数是年轻人,都喜欢在‘双十一’购物吧,但是‘双十一狂欢节’其实就等于‘隐私狂欢节’。”他指出,公民在网上留下的数据都会被“二次使用”,在隐私博弈这场“战争”中,个体公民与强大的网络巨头博弈胜算不大,我们必须借助团体的力量才能保护自己。
讲座结束后,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所长方艳等团队成员就研究所发展的相关问题向顾理平教授请教。他建议,要围绕学校的特色来做研究。“寻找自身特色点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们南师大新传学院,就是从‘新闻法规与伦理’这个点来突破,不去做外校擅长的东西。”顾理平教授坦言,想要做出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就要从一个新的点来进行突破。
师生团队与讲座专家顾理平教授座谈
最后,他还接受了文学院学生记者的采访,鼓励我校校媒做有文化特色的“标题党”,更要多做鲜活的新闻。
8.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六名成员参加首届中国媒介法规与伦理学术年会
2018年9月14日至9月16,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首届中国媒介法规与伦理学术年会——“责任与悖论:新时代的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六名成员参加会议,他们是:张炯、李媛媛、胡亚婷、江锦年、刘婷、方艳。其中有五位成员做学术报告。成员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所方向,围绕伦理多个层面的问题展开研究。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的活动及某些特色成果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比如胡亚婷研究员所做报告《文化消费视角下短视频热的伦理思考》从文化消费、文化伦理的角度对短视频热的特征、伦理问题、实质等进行了分析论证,关注现实问题,分析视角独特。其报告引起了与会学者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方师师博士的关注。会后,胡亚婷受邀参加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与短视频行业举办的学界业界对话交流活动。
张炯做《人工智能时代的编辑力与编辑伦理研究》的报告
李媛媛做《新技术背景下的数字营销传播及其社会责任反思》的报告
胡亚婷做《文化消费视角下短视频热的伦理思考》的报告
江锦年做《从叙事学角度思考新媒体写作中的伦理失范》的报告
方艳做《新媒体时代新闻职业伦理冲突的平衡》的报告
9.研究所研究员张楠副教授获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课题立项
2018年9月21日,研究所研究员张楠副教授获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课题立项《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研学旅行课程模式研究》。“信息素养、媒介素养研究”是研究所所设研究方向“信息传播伦理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体现研究的实践指向,旨在为全社会信息素养提升、职业伦理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进程服务。
《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研学旅行课程模式研究》课题简介
从2008 年开始,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在我国各地中小学逐渐展开: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分别与北京、杭州、长春、杭州和宁波等地小学合作,或独立设置媒介素养课程,或将媒介素养与语文、历史、政治、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班会活动等融合,探索媒介素养教育融合式课程。总体而言,其课程模式还是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等,尚未形成统一标准。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部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研学旅行这种素质教育途径。本课题在媒介社会化环境和素质教育目标下,积极探索媒介素养教育研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1)结合研学旅行的实践性特点,构建“三阶段四环节”研学旅行课程模型,为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有理论基础、有现实操作性的课程模型,有利于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2)有利于探索媒介组织、媒介教育机构等通过研学旅行实现其经济运作与社会效益的良好途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成员成果统计
(2018年1月-2018年9月)
1.论文发表
作者 | 论文名称 | 期刊名称 | 发表时间 | 刊物类型(普刊、核心、C刊) |
赵晓芳 | 国际传媒视野下的大数据出版思维与运营策略——以国际出版集团施普林格为例 | 科技与出版 | 2018(2) | C刊 |
胡亚婷 | “三合一”任务驱动的广告文案写作教学 | 青年记者 | 2018.09 | 核心 |
李媛媛 | 新媒体环境下历史文化街区的整合传播策略——以武汉昙华林为例 | 新闻与写作 | 2018(7) | 核心 |
李媛媛 | 数字时代应用型广告人才需求及培养策略 | 青年记者 | 2018(2) | 核心 |
李媛媛 | 媒介融合及高校转型背景下的职业技能型广告传播人才培养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8(1) | 普刊 |
高娟 | 《荆门方言否定范畴考察》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8(1) | 普刊 |
2.专著出版
作者 | 书名 | 出版社 | 时间 | 字数 |
江锦年 | 《超验主义散文艺术比较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8.6 | 188600 |
3.课题立项
主持人 | 课题名称 | 课题来源 | 获批时间 | 金额 |
张 楠 | 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研学旅行课程模式研究 |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课题 | 2018 | |
周 敏 | 省级报业集团媒体深度融合路径研究(18Q183) |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2018 | |
周 敏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媒体课堂改革与实践 | 校教研项目 | 2018 | |
李媛媛 | 基于校企合作的广告学专业项目式实践教学改革 | 校教研项目 | 2018 |
4.课题结项
主持人 | 课题名称 | 课题来源 | 结项时间 |
李媛媛 | 高校转型与媒体转型双重背景下的职业技能型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 | 2018.6 |
高 娟 | 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语法范畴的方言比较 |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 2018.5 |
江锦年 | 全媒体时代湖北网络文学的版权开发与经营 |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 | 2018.5 |
方 艳 | 传媒推动食品消费信任建立的策略研究 |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 | 2018.5 |
赵晓芳 | 湖北城市文化的视觉传播策略研究 |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 2018.6 |
江锦年 | 湖北网络文学的版权开发与经营 |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 2018.6 |
方 艳 | 农民工文化随迁中的文化身份建构与民俗传播 |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 2018.6 |
5.课题申请
申请人 | 课题名称 | 课题来源 | 申请时间 |
李媛媛 | 技术伦理视角下数字营销传播的现状与问题 |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2018.9 |
张 炯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编辑力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2018.8 |
高 娟 | 湖北方言否定标记的类型学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 | 2018.9 |
方 艳 | 改革开放四十年新闻传播伦理观念的变迁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 2018.3 |
方 艳 | 互联网时代信息系统开放下的社会诚信建构 | 湖北省社科基金 | 2018.9 |
方 艳 | 开放式传播系统下新闻传播伦理观念研究 |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2018.9 |
6.会议交流
姓名 | 会议名称 | 学术报告题目 | 会议级别(省级、国家级、国际) | 主办单位 | 会议时间 |
方 艳 | 第十一届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 | 互联网时代信息系统开放下政府诚信的主体认同 | 国家级 |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 | 2018.6.29-7.1 |
李媛媛 | 2018中国媒介法规与伦理学术年会 | 新技术背景下的数字营销传播及其社会责任反思 | 国家级 | 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 | 2018.9.14-9.16 |
方 艳 | 2018中国媒介法规与伦理学术年会 | 新媒体时代新闻职业伦理冲突的平衡 | 国家级 | 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 | 2018.9.14-9.16 |
胡亚婷 | 2018年中国媒介法规与伦理学术年会 | 文化消费视角下短视频热的伦理思考 | 国家级 | 2018.9.14-9.16 | |
江锦年 | 2018中国媒介法规与伦理学术年会 | 从叙事学角度思考新媒体写作的伦理失范 | 国家级 | 2018.9.14-9.16 | |
张 炯 | 2018中国媒介法规与伦理学术年会 | 人工智能时代的编辑力与编辑伦理研究 | 国家级 | 2018.9.14-9.16 |
7.培训交流
培训名称 | 主办单位 | 培训级别(省级、国家级、国际) | 培训时间 | 参加人员 |
2018年全国新闻传播学骨干教师研修班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 | 国家级 | 2018.7.28-8.2 | 方 艳、李媛媛 胡亚婷、刘 婷 |
2018年全国高校出版专业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 全国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国家级 | 2018.8.19-8.23 | 张 炯、江锦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