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通讯技术介入并全面进入我们的生活,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万物皆媒,人机共生”的智媒时代。5G带来的不仅是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性突破,更是传统传播格局的一场震撼人心的大变革。传统的信息生产方式、传播流程和舆论宣传、治理模式、策略,在5G面前都将面临颠覆式挑战。未来中国宣传管理和舆论治理路在何方、何去何从,不但考验着政府宣传部门的领导者,更是摆在学界同仁面前的一道崭新课题。为助力5G时代中国新闻传媒业和舆论业健康快速发展,《新媒体与社会》集刊拟于第26辑开辟“5G时代的传媒变革与治理创新”专栏,现公开征文,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一、论文主题
欢迎有独立见解、反映5G与新闻传播研究最新进展的相关论文。论文主题主要包括但不限于:(1)5G与媒体融合;(2)5G与舆论传播;(3)5G与国际传播;(4)5G认识与采纳;(5)5G与媒介营销;(6)5G与新闻法律;(7)5G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
二、投稿要求
1、论文稿件应系作者原创,投稿请保证作品的完全著作权版权,并保证该作品没有侵犯他人权益;谢绝第三方投稿。
2、投稿明确标示本稿件“专投《新媒体与社会》”;切勿一稿多投。
3、论文稿件主题内容不限,与“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相关研究即可;字数7000-10000字最佳;
4、投稿论文必须包含内容模块:标题、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其中姓名、标题、摘要、关键词须附英语译文。全国、省部级及重要基金项目需注明项目名称、编号。论文以课题组署名须注明课题组主要成员姓名及工作单位。
5、投稿时间:2020年2月15日止
三、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sjtuydsy@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姓名一学校一论文标题一联系方式
投稿论文word文档标题格式:作者姓名+稿件题目
《新媒体与社会》辑刊编辑部
2019年12月18日
附:《新媒体与社会》稿件格式规范
一、 论文内容基本要求
稿件系作者原创,投稿请保证作品的完全著作权(版权),并保证该作品没有侵犯他人权益。投稿明确标示本稿件专投《新媒体与社会》,切勿一稿多投。
稿件应为尚未公开发表的原创论文。主题与内容不限,与“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相关研究均可。论文字数范围以7000-10000 字为佳。
所有投稿论文必须包含以下内容模块:标题、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其中标题、姓名、摘要、关键词须附英语译文。全国、省部级及重要基金项目需注明项目名称、编号。论文以课题组署名须注明课题组主要成员姓名及工作单位。
二、 摘要、关键词要求
(一)摘要:字数为200 字左右,简明扼要地陈述研究目的和结论;
摘要 五号,宋体
(二)关键词:3-5 个词条,用逗号隔开;英文关键词词组首字母大写。
关键词 五号,宋体
三、正文部分要求
(一)正文标题
正文内容,5 号,宋体,1.5 倍行间距。
正文标题,宋体, 3 号居中,加粗。
姓名 宋体,4 号,居中,加粗。与正文标题隔一行。
1、一级标题:居中,宋体、无标点、加粗、四号, 例:“一 标题”
2、二级标题:空2 格,宋体、小四、加粗,例:“(一)标题”
3、三级标题:空2 格,宋体、五号、加粗,例“1.”
4、四级标题:宋体、五号,例“(1)标题”
原则上不超过三级标题。
注意:一级、二级标题在标题和文章之间空一行。三级标题与文章之间不空行。
“注释”:5 号,加粗,宋体
注释内容:5 号,宋体,1.5 倍行间距
(二)图表规范
1、图表的标题中需加单位;图标题放在图的下方,表标题放在表的上方;图名称不需要“XX
图”,但是表格中的名称可加“XX 表”。
2、注意图表数据和文中数据的统一;
3、全文图表数据,统一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图表形状的选择:当图表中百分比大于100%,需要注明是多选题,或者造成该结果的原
因,同时建议使用柱状图,而非饼状图;
5、自动生成图表数据,可能会造成数据总量的出入,需要慎用,或者使用后手动检查;
(三)论文中出现的英文作者或英文书名等,需翻译成英文,并在第一次出现时用括号标示英文。 例如: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
四、引文规范
(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
本刊文献引证要求文章中引用的相关文献信息需要在文末列出注释,包括引文出处及具体页码,文章或著作写作过程中参考的文献、书目不再列出。
征引他人观点与材料,须将文献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序号用[1],[2],[3]……标识,全文统一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的右上角,即“[序号]”(请不要使用word 自带的“引用-尾注”,而是通过“字体-上标”的方式进行修改)。
同一文献在文中被反复引用者,均用第一次出现的序号标示;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分隔,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参考文献的主要责任者超过三个时,只著录前三个,其后加“,等”(英文文献加“,et al”)来标示。
文中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单列说明时,需采用当页脚注、加圈形式标注,每页单独编号。
(二)注释的标注格式
文献类型标识:普通图书:M;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会议录:C; 汇编:G;报纸:N;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OL
1、专著
含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会议文集、汇编、丛书等。
标法:[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页码.
例:[1]姚端正,梁家宝.数学物理方法(第2 版)[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105-112.
[2]Crawfprd W, Gorman M. Future libraries: dreams,madness,&reality[M].
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95:56-57.
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标法:[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例:[1]卞葆.编辑体制改革中的质量管理工作[C]//田胜立.出版转制与编辑工作——中国编辑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67-70.
3、期刊中的析出文献
标法:[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刊名,年(期):起止页码.
例:[1]李炳穆.理想的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的素质与形象[J].图书情报工作,2000(2):5-8.
[2]Caplan P.Cataloging internet resources[J].The Public Access Computer Systems Review,1993,4(2):61-66.
4、报纸中的析出文献
标法:[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
例:[1]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
5、电子文献
标法:[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获取和访问路径.
例:[1]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http ://www.Cajcd.cn/pud/wml.Txt/9808 10-2.html.
《新媒体与社会》编委会 2017年1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