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毕业论文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成果摘要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1-30浏览次数:167

1.论文题目:从网络暴力事件看网络伦理道德和法规建设

学生姓名:李校     指导教师:黄芙蓉

摘要:新浪微博作为社会舆论的聚集地,人们习惯于对微博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做出过激行为,热点事件当事人常常会遭到网民围观、谩骂或人肉搜索,甚至引发网络暴力事件,严重影响当事人正常生活。作者通过对近年热点网络暴力事件的分析梳理,研究发现导致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在于网民缺乏网络空间的自我约束力、政府或传媒监管力度不够以及相关法规建设不足等。最后,作者提出了加快网络立法、强化把关人意识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引导等对策。


 

 

2.论文题目:浅析网络暴力成因与应对策略

学生姓名:陈莹颖     指导教师:黄芙蓉

摘要: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前所未有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印刷、广播电视等时代不同,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话语权得到提升,人们从过去被动的受众转变为主动的传播者,人人都有麦克风,网络社区成为一个众声喧哗的“公民议事厅”。网络蓬勃发展的同时,相应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道德规制却仍具有滞后性,尚未跟上其发展步伐。发言的便利、管制的缺失与人们道德素养的浅薄,造成了网络问题的频发——网络暴力事件四起。本文从数起网络暴力事件出发,分析网络暴力事件的共性特征,提出从法律规制到行业自律再到网民自身素质提高的解决措施。希望从网络暴力事件的分析中加深对网络暴力的相关认识。

 

 


3.论文题目:网络虚假新闻的成因及其传播路径

学生姓名:张紫琪     指导教师:夏宏   

摘要:本文探讨的是网络虚假新闻的成因及其传播路径,其中以网络虚假新闻传播中传者的传播心理为重点论述。文章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网络虚假新闻的基本概述;第二部分对网络虚假新闻的来源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结合网络虚假新闻案例分析了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路径;第四部分阐述了新闻工作者、受众及相关国家机构三方如何去行动治理日益严重的网络虚假新闻。在结语部分指出了网络虚假新闻传播目前的严峻形势,也寄希望于多方合力共同防治网络虚假新闻。




4.论文题目:网络自媒体信息推送的诚信问题探究

学生姓名:周蕴琪     指导教师:陈瑛

摘要:一个社会的诚信问题是衡量国民人文素质以及生活水准的重要标志。互联网时代下的今天,传统媒体的优势正在持续褪减,受众群体的关注点在转移,网络自媒体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核心力量,而其在大众传播中带来的诚信问题不可忽视。年轻化消费群体在捕捉信息的时候更多倾向于选择自媒体推送,以至于品牌方在投放营销费用的时候均把自媒体纳入预算之内,由此也造就一些诚信问题的发生。加之社交化的流行,当今大多数人主要通过碎片化的时间获取信息,自媒体自然也就成为了新媒体的主力军。而在自媒体飞速发展的现在,其输出的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或多或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人人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布于网络上,然而身处这样的时代里,我们离真相更近了,还是更远了呢?数据重要还是诚信重要?这些问题也萦绕在许多自媒体人的心头。本篇论文将对网络自媒体发展至今的诚信问题进行探究,从其发展至今的现状、趋势、造成诚信问题的原因等,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深入探讨网络自媒体兴起的大时代下如何把控诚信,才能更好的探索自媒体的未来。

 

 

 

5.论文题目: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视觉素养现状调查及培育研究

学生姓名:路婧     指导教师:赵晓芳

摘要: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以图像和影像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无处不在,视觉信息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在不断刺激着视觉文化传播方式的发展。大学生在各种视觉信息的环境中生活、学习、成长,视觉文化的兴起对大学生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行为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学生的视觉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点。那么,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视觉文化素养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文章在分析当代大学生在新媒体背景下视觉素养现状的同时,也研究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具体方法及它们的可行性。


 

6.论文题目:浅论微信谣言的传播与消解

学生姓名:张敏     指导教师:周敏

摘要: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微信作为重要的社交工具所发挥着巨大的传播功能和舆论影响力。微信社交平台的封闭性特点造成了谣言“遍地开花”,并且给谣言提供了稳定的场所。各式各样的鸡汤文、夸大事实和不着边际的虚假新闻,充斥着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各个领域,微信谣言的泛滥滋长造成的重大社会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本文按照微信谣言的内容大致划分了几大类型,并分析微信谣言生成的原因,从微信自身特点、主流媒体的转发、谋取利益和事件本身的特点等方面谈微信谣言的生成机制。通过查找资料,在本文中论述了微信谣言的“蝴蝶效应”和微信谣言的传播路径,微信谣言在微信平台上的扩散和传播至少有两个“面向”:一个是面向朋友圈的传播,另一个是面向微信群的传播。对于微信谣言的消解之策,分别从政府层面、传统媒体、微信平台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7.论文题目: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问题研究

学生姓名:蔡燕秋     指导教师:文九  

摘要:如今,处于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正处于融合发展的时期。在这种传播渠道多样化的环境下,媒介与司法之间产生了新的问题,“媒介审判”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新媒体时代下,媒体在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时,容易造成过分监督,介入司法案件,在案件还未审判定论的时候,新媒体和自媒体等媒介主体抢先对案件进行审判和评价,对案件本身产生了影响。这些报道和传播的信息,造成“媒介审判”的现象,给司法部门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破坏了司法独立性和公正性。本文将结合案例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新近发生的“于欢辱母杀人案”和“药家鑫杀人案”两件案例进行分析,尝试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解读这两则案件中出现的“媒介审判现象”和造成的原因及影响。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媒介审判”现象在新媒体环境下应该如何预防,给出合理化的建议及参考意见。



 

8.论文题目:虚假新闻成因及传播途径研究

学生姓名:邓若冰     指导教师:文九  

  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当前的全媒体时代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沟壑逐渐缩小,两者发展趋于合作共赢,优势互补,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一体化为目标谋求发展壮大。科学技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进步,受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快速获得信息,媒体也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传播方式去传播信息。媒体间相互竞争的过程中,为了赢得更多的受众,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新闻实最为严重。因此,全媒体时代下新闻的真实不断收到冲击,将社会问题夸大化,同时网络营销无底线地制造和传播假新闻,进而导致传统媒体公信力下降。本文在研究全媒体时代新闻失实的原因和传播路径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全媒体时代下对新闻失实现象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

 

 

 

9.论文题目:新媒体广告社会责任缺失问题研究

学生姓名:吕竹娇     指导教师:方艳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构建消费者的生活共同体是新媒体广告的本质。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的传播模式和内涵发生了变化,新媒体广告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针对于传统媒体广告而言,新媒体广告具有交互性、及时性、海量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同时,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新媒体广告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宣传产品信息、打造品牌形象、促进消费活动的重要手段,新媒体广告不但可以获取经济利益,也对社会消费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一定影响。文章从新媒体坏境下广告的本质及构成入手,研究新媒体广告社会责任的内涵及现阶段发展的困境,以期为规范、引导广告行为,促进新媒体广告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0.论文题目:广告创意中的伦理问题

学生姓名:蔡昌吉     指导教师:方艳

摘要:在当今信息传播越来越平民化的今天,新的传播模式给人们的生活和日常的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便利,广告出现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如虚假广告泛滥,违反常理,不合逻辑,不尊重受众社会文化基础,违背受众心理,影响社会稳定等,这些负面效应的伦理问题,给人们正常生活和价值导向造成误导,影响了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也暴露了在新闻传播问题上引导和管理的缺失。本文章运用把关人理论与议程设置理论等经典传播学理论对广告创意中伦理问题的表现以及产生原因进行剖析,同时从广告创意本身的特点与其所处的社会转型期矛盾的激化等自身以及外部原因对广告创意中的伦理问题进行探究。

 

 

 

 

11.论文题目:社交网络隐私侵权研究

学生姓名:刘仕敏     指导教师:文九        

摘要:当今互联网发展之势可谓如火如荼势不可挡,社交网络是一种新颖便捷且能够促进人与人交往的新模式,快节奏高效率的交往方式获得用户一致好评和支持,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公民个人隐私想要不被他人所利用越来越难,但是政府部门对个人的监控却越来越简单。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人们一边享受着社交网络带来的free will(自由意志),即选择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一个哲学信条,而另一边又冒着随时披露个人隐私的危险如同行走在钢丝上,摇摇欲坠。比起以往的任何时代,人们正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生活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在社交平台上,当前甚至被称为“隐私不保的年代”。隐私保护问题是现在人们最关心的议题,在当今社会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从公民个人角度出发,个人隐私保护是一个全新而且十分重要的课题,站在政治家的角度,这种技术其实早就被政界采纳,选举政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倾向于通过投票的方式,让更多人支持自己,强大自己。在互联网大范围遍及和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外许许多多的网站平台应运而生,许多社交网站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国外就有家喻户晓的Facebook、推特、谷歌等,提及Facebook,他依然是全球第一大社交网站,其全球活跃用户普及率为百分之六十多。这也就是说,在2017年里,全球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网民每月至少会访问一次该社交平台。在国内,有微信、微博、QQ等热点社交网络平台,微信是当下最热门的聊天软件,是腾讯集团旗下门面担当,其仅对好友可见的隐私设置是受广大用户追捧的原因之一,现在更是可以自由设置朋友圈动态“三天”、“半年”、“全部”可见三种对外方式,更加注重个人隐私保护。本文主要从以下四点进行分析:一、社交网络与隐私侵权背景;二、社交网络侵犯隐私权案例研究;三、社交网络时代隐私权被侵犯的原因分析;四、针对网络隐私侵权提出应对措施。

 

 

 

12.论文题目:互联网时代的违法广告研究

学生姓名:王玥     指导教师:方艳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告已经变成企业宣传其商品和服务以及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在市场中占据着无法取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利用广告从事违法经营的行为也日趋严重,所以导致违法广告泛滥成灾,甚至广告违法行为处于严重失控状态。这一情形在医疗广告市场中显得尤为突出。据统计医疗广告违法行为的违法率高达98%。本文将医疗类广告违法行为作为切入点,结合其他类型的广告违法行为,来深层次探讨广告违法行为的成因、表现方式以及有效的治理对策。本文将从四大方面展开:广告违法行为概述、违法广告的传播与新媒体的作用关系、违法广告行为的分类、违法广告行为的治理对策。

 


 

13.论文题目:社交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研究

学生姓名:吴艺雯     指导教师:文九

摘要:在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以微博、微信、QQ、博客、豆瓣、知乎、手机客户端等为代表的自媒体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这种媒介基础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新闻自由度显著提高,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对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社交网络媒介用户的应用现状为视角,分析信息环境和信息质量下降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网民媒介素养的提高和使用网络技术经验的增进等方面进行有效引导,致力让媒介参与者更好地认识媒介、运用媒介和掌握媒介,从而使新媒介素养能有一个质的提升。